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BZOJ3653谈笑风生——可持久化线段树+dfs序
阅读量:705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27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7 分钟。

题目描述

设T 为一棵有根树,我们做如下的定义:
? 设a和b为T 中的两个不同节点。如果a是b的祖先,那么称“a比b不知道
高明到哪里去了”。
? 设a 和 b 为 T 中的两个不同节点。如果 a 与 b 在树上的距离不超过某个给定
常数x,那么称“a 与b 谈笑风生”。
给定一棵n个节点的有根树T,节点的编号为1 到 n,根节点为1号节点。你需
要回答q 个询问,询问给定两个整数p和k,问有多少个有序三元组(a;b;c)满足:
1. a、b和 c为 T 中三个不同的点,且 a为p 号节点;
2. a和b 都比 c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;
3. a和b 谈笑风生。这里谈笑风生中的常数为给定的 k。

输入

第一行含有两个正整数n和q,分别代表有根树的点数与询问的个数。
接下来n - 1行,每行描述一条树上的边。每行含有两个整数u和v,代表在节点u和v之间有一条边。
接下来q行,每行描述一个操作。第i行含有两个整数,分别表示第i个询问的p和k。
1<=P<=N
1<=K<=N
N<=300000
Q<=300000
 

输出

输出 q 行,每行对应一个询问,代表询问的答案。

样例输入

5 3
1 2
1 3
2 4
4 5
2 2
4 1
2 3

样例输出

3
1
3

提示

Hint:边要加双向

  题目大意:给定一个n个节点的有根树,q次询问,每次询问两个数p,k,问满足1、a,b都是c的祖先。2、a编号为p。3、a,b距离<=k。的三元组(a,b,c)有多少个。

  因为a,b都是c的祖先,所以它们其中一个一定是另一个的祖先。a的位置确定了,那就讨论b的位置:当b是a祖先时,直接将a子树大小乘上k和a的深度中小的那个就好了;当a是b祖先时,a子树中与a深度差<=k的点都可以是b,统计这些点的子树和就是答案,也就相当于将每个点的子树大小作为这个点的点权(要将自己刨去)求点权和。如果没有层数限制直接将dfs序架在线段树上区间求和就好了。但有了限制就要用主席树按深度建树,每个深度建一棵线段树,维护这一深度所有点的信息,查询时依旧是查a点子树区间,但因为深度>dep[a]+k的点在主席树中还没有维护信息所以并不影响。
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#include
typedef long long ll;using namespace std;ll ans;int mx;int n,m;int p,k;int x,y;int num;int tot;int cnt;int s[300010];int t[300010];int d[300010];int to[600010];int ls[6000010];int rs[6000010];ll sum[6000010];int head[300010];int next[600010];int size[300010];int root[300010];struct node{ int dep; int id;}a[300010];bool cmp(node a,node b){ return a.dep
>1; if(k<=mid) { ls[rt]=updata(ls[pre],l,mid,k,v); } else { rs[rt]=updata(rs[pre],mid+1,r,k,v); } return rt;}ll query(int x,int y,int l,int r,int L,int R){ if(L<=l&&r<=R) { return sum[y]-sum[x]; } int mid=(l+r)>>1; if(L>mid) { return query(rs[x],rs[y],mid+1,r,L,R); } else if(R<=mid) { return query(ls[x],ls[y],l,mid,L,R); } return query(ls[x],ls[y],l,mid,L,R)+query(rs[x],rs[y],mid+1,r,L,R);}int main(){ scanf("%d%d",&n,&m); for(int i=1;i
a[i-1].dep) { root[a[i].dep]=root[a[i-1].dep]; } root[a[i].dep]=updata(root[a[i].dep],1,n,s[a[i].id],size[a[i].id]-1); } for(int i=1;i<=m;i++) { scanf("%d%d",&p,&k); ans=0; ans+=1ll*min(k,d[p]-1)*(size[p]-1); ans+=query(root[d[p]],root[min(d[p]+k,mx)],1,n,s[p],t[p]); printf("%lld\n",ans); }}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Khada-Jhin/p/9474232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使用postMessage实现跨窗口消息传递
查看>>
VIM跳转和小改动
查看>>
svn 常用指令 及 常见问题记录
查看>>
修改全志A10, A20的Nand分区大小
查看>>
python class和class(object)用法区别
查看>>
ejs标签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Linux/Unix批量处理产生
查看>>
XFS和RAID6性能优化
查看>>
corosync+pacemaker 实现高可用集群(三)
查看>>
linux下的java开发环境
查看>>
Bootstrap使用记录
查看>>
从一场场大型网站灾难过后的BUG:根
查看>>
Linux系统下怎样利用nc命令来监控检测服务器的端口使用情况
查看>>
git命令总结
查看>>
tomcat高访问jvm配置
查看>>
谢烟客---------二进制安装MariaDB,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组件
查看>>
JS 判断手机浏览器
查看>>
Xcode WorkSpace静态库多项目依赖
查看>>
【C语言】 实现memset
查看>>